来源:本站
2019年12月14日
12月12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师立强率刘俊华、石琛浩、贾文慧等相关部门领导,在中国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行长牛建祥、副行长傅黎明、征信科科长姜丽华等陪同下,到内蒙古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就以信用为基础的支持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金融综合服务工作进行调研。
内蒙古征信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玖玉、总经理耿娟、行政总裁宋延军、技术总裁吴恩其等公司领导向师立强一行汇报公司“信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及支持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取得的成就,并就征信机构拓宽帮扶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渠道进行了座谈。
调研时,师立强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是国家确定的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试验区。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市中心支行征信部门,为解决中小微企业与银行信贷信息不对等、融资难问题,也在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选定了一家试点单位。在包头市的试点单位就是内蒙古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师立强说,我们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内蒙古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征信系统的运行情况,信息采集、加工、查询、使用情况,以及与商业银行对接情况,特别是通过与商业银行对接最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进展,目前还存在哪困难和问题。
王玖玉围绕师立强一行提出的问题,通过征信系统操作演示,重点介绍了以“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为核心,旨在沟通中小微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快速实现融资的“信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他说,“信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是全国唯一以社会信用体系为依托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也是一个把加强政银企信息对接作为服务基础,服务于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广大融资企业、创新创业者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功能体系,打造“互联网+征信+金融”平台,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拓展新业务提供基础条件,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信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经完成第四次升级改造,形成了上联国家、自治区,下联旗县区,横联各委办局的综合信用信息平台,集合了全市红黑名单、各类失信名单。设立了信用修复通道和信用投诉通道。2018年,该平台荣获守信激励创新奖。
“信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数据来源主要是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全市36个委办局行政管理数据征集、信用中国、信用内蒙古、信用包头以及与企查查、天眼查等第三方数据平台合作征集。数据量覆盖全国8500万户、内蒙古自治区192万户、包头市204662户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包头市中小微企业,已实现全维度数据征集,为中小微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及各项档案的应用管理制度;重点征集了水、电、燃气、供热、社保、欠薪、通讯、物业等欠费信息;开辟了“民间借贷”登记窗口,征集了全市担保、小贷公司业务数据。行政管理数据涉及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大领域失信数据。
“信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经实现全维度实时信用等级评价,融资需求自动分类,精准匹配银行信贷产品,按信用等级线上实时推送用户完整信用档案,一小时客户需求响应与融资咨询师全程跟踪服务。实时动态海量数据对应用户信用档案,实现用户实时经营风险预警。
平台从注册中小微企业的基础信息、经营信息、社会信用、商务信用、网站活跃度五个类目进行数据审核后对应增减普禾信用分值。依据普禾信用分值,结合企业融资额度和银行信贷产品,自动筛选优质客户,智能推送给银行。
平台实现全业务流程管理,从申请流程到审批流程再到放款流程、贷中监控流程最后到清收、不良资产处置流程的全流程智能化数据驱动管理。覆盖金融机构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贷前:评级报告、大数据查询)基本信息、经营信息、财务信息、社会信用、商务信用);贷中:风险监控(融资、水电、实际控制人、社会信用等异常变动警示;贷后:实际控制人行为画像。
平台通过融资咨询师、法律专家、账务专家、企业管理专家,运用大数据模型,对企业项目的调研、分析、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为中小微企业制定专属商业融资计划,展示企业真实运营现状、项目优势、未来盈利趋势等内容,制定专属融资解决方案,实现一站孵化式融资。
总之,企业只需“发布融资需求”和“完善信用档案”两步,通过平台融资咨询师全程服务,便可帮助企业实现快速融资。
“信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半年来,共收录融资项目7800多个,与6家银行和2家非银行机构签约,向金融机构推荐企业600余户,为24个项目及企业实现融资7200万元。
平台运行稳定,信息安全可靠,查询使用合法合规。在下一步工作推进中,内蒙古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将在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设立分支机构,并在自治区所有旗县区布点,建设覆盖农村牧区的信用体系工程。
© 2019 内蒙古征信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蒙ICP备13002121号